淺釋「社區總體營造」

王章凱,大學講師/建築及都市計畫博士候選人
2012.01.10

壹、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

我國的「社區總體營造」用詞,是引自日本的「」觀念,翻譯過來的。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1997)詮釋的最為傳神:「社區總體營造最重要的精神,便是地方住民『由下而上』去決定他們的公共事務」。以下就從社區的定義來延伸探討社區總體營造的定義與發展。

一、社區的定義

「社區」(community)一詞雖然已經成為社會大眾生活中常用的詞句,但是社區的定義卻莫衷一是。社會學家George A. Hillery曾研究94個定義,歸納出多數社會學家所認同的社區含義,應包括三個要素:地理區域、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夏忠堅,1997)。宮崎清(1998)認為「社區乃是各自有其固有歷史的人類生活空間」,「社區」觀念的推展,在當前台灣發展過程中就是為了落實基層民主,更重要的是基層民眾對於自身所處社區生活事務參與態度,以及進行民主討論習慣,甚至於是廣義的民主文化和價值觀(文建會,2002)將“社區”這個詞作為社會學的一個範疇來研究的,起於德國的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ennies1855-1936[1]。滕尼斯所謂的社區是通過血緣鄰裏朋友關係建立起來的人群組合

社區總體營造的幕後推手,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教授認為,「社區是定住空間的範圍,居民主體、認同、共識、共同體是社群的對象,自然、產業、設施、空間、活動與居民是社區生命的要素(陳其南,1995)。社區的本義比較近於「社群」或「共同體」之意涵,既非單純的空間地域單位,也非行政體系一環,應該是指一群具有共識的社會單位(陳其南,1997)。換言之,所謂的共識程度也就是「社區意識」,強烈者會具備「共同體」的性格。因此,「社區」絕對不是單指「空間」或「行政區」的概念,一定要有「人」,才具備主動產生意識的「主體」。

二、「社區總體營造」詞義

「社區總體營造」一詞,實譯自日本的一詞。」是兩個字,「」與「」,單純從日文的漢字寫法即為「町」與「造」或「建構」,也就是「造町」。不過「町」在日文中的空間意義,從城、鎮、市區,到社區、街道,都可以用「町」的概念來涵蓋。日本學者Hiro Sasaki解釋街路公園、建物言単なるまち空間の創造(都市デザイン)ではなく、社会、経済、文化、環境等、生活の根幹を構成するあらゆる要素をも含めた暮らしそのものの創造だと考えています」。日本版維基百科解釋」為「文字通明確定義、都市開発あるいは地域社会の活性化、論じる人によって、様な文脈で使われているのが実情である。街づくり、町づくりなどとも表記されるが、ひらがな表記が多く使われる傾向にある」。從以上敘述可以知道「」不單只是空間的課題,還含括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等,空間尺度從街區到城鎮,並未明確侷限於單一領域。

與「相關的用詞尚包括「鄉村振興(むらおこし)」、「地域活性化」、「造市(都市づくり)」等等,這些運動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的,即「振興地域」,也就是振興社區的意思(劉新圓,2005)造町運動的濫觴,在日本最早就是以振興地方產業為手段,達到活絡地方經濟的目的,標榜的是全體動員,一起打造適合居住的環境,所以後來運動的內容,也就擴及到整個生活層面,包括景觀與環境品質的改善、歷史建築的保存、交通建設、健康與福利的促進、生態保育等等。

貳、我國社區營造的發展

西方國家在觀察到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市場決策模式,與以國家為中心的威權統治模式均無法解決社會問題之後,紛紛提出「社區主義」的主張,以統合社會與政治改革路線上的矛盾與徬徨(陳欽春,2000)。根據蕭新煌(1989)的研究,80年代的台灣已逐漸出現一個「要求甚苛」的民間社會,同時在政治文化上也形成了某種程度的改變,一種「參與式的政治文化」亦在日益成熟之中。要求嚴苛的民間社會,一方面訴求社會的自主性,一方面要求資源分配的新規則,而成熟中的參與式的政治文化也正在加速。

一、我國「社區總體營造」概念的出現

面對這樣的趨勢,以及個人政治上的理念,前總統李登輝在1993520日、就職三周年的記者會上提出「生命共同體」的論述。在這場記者會之後,國民黨在當時的秘書長許水德的策劃下,積極進行「生命共同體」理念的宣揚與傳播工作,甚至在黨務工作上也提出了「社區工作即是黨務工作,社區發展即是黨務發展」的目標(林振春,1999)

同年1022日,時任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文建會」)主委的申學庸女士在國民黨的中常會中提出報告[2],指出「這個政策方向的『政治涵意』是『不言而喻』的。政府必須重視民間社會資源的吸納」,認為「國家共同體意識的建立不再是一句教條式的口號,而是可以透過地方社區共同體的營造來具體達成的理想」,同時,文化的發展應「落實對於社區意識及社區倫理的重建(申學雍,1993)。之後,文建會即在128的立法院第二屆第二會期教育委員會中提出工作報告,將「整合中央與地方文化行政體系,落實社區文化建設工作」做為文建會第一項施政重點,強調重建社區文化與社區社會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建立社會倫理秩序和國家共同體意識的意義(陳其南、孫華翔,2004)

二、社區營造成為經建計劃之一部分

文建會的〈文化建設與社會倫理的重建〉是為李登輝的「生命共同體」論述建構一套用文化與台灣社會連結的思維邏輯與政策方案,因而獲得立法部門與其他行政單位的肯定與支持行政院隨即在次(1994)13提出的《十二項建設》計畫第三項[3]中,明列「充實省()、縣()、鄉鎮及社區文化軟硬體設施」,包括與社區總體營造密切相關的「加強縣市文化活動與設施」[4]「加強鄉鎮及社區文化發展[5]

十二項建設正式提出後十個月,199410月文建會申學庸主委於立法院第二屆第四會期教育委員會提出,以「文化建設進行社區總體營造」為主題的工作報告,正式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一詞。報告中詮釋社造的理念,說明社造的施政方針,其目標在喚起「社區共同體」意識,經由的社區的自主能力,共同經營「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地方文化團體與社區組織運作 」、「整體文化空間及重要公共建設的整合」。

三、社區發展與政治操作

這樣的方向在當時其實是隱含了政治操作上的考量。黃麗玲的研究(1995)指出文建會作為以「生命共同體」論述整合社會力的一重要作用者的主因乃是政治議題對民間過度動員之後,試圖「以文化認同重新建構政治認同」。文化建設被視為是整合民間資源的一個策略,主要目標仍是解決國家危機與國家重建。當時負責建構「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自己也分析:

目前在台灣的各種資源中,文化活動已經是最重要的政治資源了,因為除了選舉以外,已經沒有其他的活動可以讓政治人物如此密集且自然的與民眾接觸,以文藝季為例,剛開始時沒人聞問,後來打響知名度之後,單單為了要邀請哪些官員和民意代表,都快吵翻天了,因為人人爭著要來(林瑩秋,1994)

這個發展,可以說是意外的收穫。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推動,讓政治的操作得以藉由文化的型式與地方派系、社區民眾結合,而地方民眾也藉由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推動,產生「社區意識」,「社區主義」逐漸形成並產生力量,甚至改變地方派系的生態。許多地方的村、里長,就出現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競逐、互為執政與在野勢力的現象。地方文史工作者也從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推動,變成社區民眾的啟蒙者、代言人,甚至在日後逐漸轉形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者。

參、總結

社區總體營造雖然不是都市計畫,更不是國土規劃的格局,但如果沈心思量,由於訴求由下而上,故而社區總體營造的工程既廣且深。從文建會呼應李登輝的「生命共同體」而倡議社區總體營造以來,所運用的就是地區資源的整合、民眾力量的匯集、社區意識的凝聚,因而不論諸多計劃的成果如何,的確已經促成台灣民間自主社區運動的崛起。這股力量所培養出來的地方文化人才,也化為之後文建會大力提倡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

然而,變成了全國性政策之後,不管是績效的考量而大力推動,還是地方民眾自基層極力的爭取,透過「政府補助」而展開的全面性推動,逐漸將自發性的地方資源整合渲染成需要政府補助的倚賴性格(這一點,將陸續蒐集文獻來加以論述)。政府單位也逐漸從創意參與,變成制式的審查,光是「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動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計畫作業」,就多達103頁。不僅依類型規定補助上限,連「社區活力再造」計劃費用的核銷,都已預設怪手、山貓等器具租費的申請上限,逐漸顯露「樣版性格」。

相對的,由於豐沛的中央補助款挹注地方社區,原本應具草根性的地方團體在意識形態上反而失去自主性。能夠不倚賴官方補助,而是由地方自主成立的團體,如新港文教基金會等,反而有較佳的生存機會。

參考文獻

內政部營建署、中華民國景觀學會(2002),《創造台灣城鄉風貌操作手冊》,營建雜誌社:台北。

文建會(1995),〈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台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1995),《文化白皮書》,台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章凱(2006),《國域型文化設施-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計畫與委外經營政策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平松守彥,〈地域自立戰略[5]「一村一品」〉,「每日新聞」200372日號5〉,http://www.coara.or.jp/hiramatsu/chiiki-jiritsu/5.html

平松守彥,〈地域自立戰略[6]「一村一品」〉,「每日新聞」200372日號6〉,http://www.coara.or.jp/hiramatsu/chiiki-jiritsu/6.html

申學庸(1993),〈文化建設與社會倫理的重建〉,19931022在國民黨中常會之報告。

吳玲珠,〈町桐之味三島町社區營造〉,光華畫報雜誌社,http://www.sinorama.com.tw/ch

林振春(1999),〈終身教育與社區總體營造〉,《教育資料集刊-終身教育專輯》, Vol.24,p183-216。國立教育資料館:台北。

林瑩秋(1994),〈陳其南要在台灣各地學習日本人『造町』〉,《新新聞》Vol.1994731-86

後藤佐代子,〈諸國一村一品運動展開大分取組〉,http://www.fasid.or.jp/chosa/forum/bbl/pdf/118_r.pdf2004

夏忠堅(1997),《大家來打拼-教會參與社區營造手》,台北: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

宮崎清(1999),〈展開嶄新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翁徐得,〈地方產業與地域振興〉,《「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研究所,1995

江大輔,〈內展論見一村一品運動一考察〉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nfbt/200404140819.asp2005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p4-7。台北:文建會編印。

陳其南(1997),〈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社區總體營造與生活學習》,宜蘭:仰山基金會。

陳其南、孫華翔(2004),從中央到地方文化施政觀念的轉型, 「新世紀政策~社會政策與教育」研討會,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2000/4/29

黃武忠(1995),〈如何建立社區文化以提昇社區生活品質〉,《全國社區發展會議第三分組引言報告》, 台北:內政部編印。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社區共同體的論述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新圓(2005),〈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發軔與運作〉,《國政研究報告》,教文()094-009,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1]   Ferdinand Tennies生平與著作 1855726生於石勒蘇益格州的奧爾登沃爾特附近的裏普教區,1936 411日卒於基爾。從1872年起,先後在耶拿、萊比錫、波恩、柏林和圖賓根等大學學習哲學和歷史,1877年獲博士學位。1878年赴英國研究英國哲學家T.霍布斯,對霍布斯的生平和著作有重要發現。1881年在基爾大學取得授課資格。1904年參加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召開的文學和科學大會,作了關於社會結構的當前問題的報告。1909年任基爾大學政治經濟學副教授,1913年升為教授。1916年辭去教職。1921年獲漢堡大學法學榮譽博士,1927年成為波恩大學政治學榮譽博士。1933年被納粹政權解職。他是德國社會學會和霍布斯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並曾任這兩個學會的會長。1933 8月辭去德國社會學會會長職務。本文來自: 博研聯盟論壇 http://bbs.bylm.net ◆學術交流科研互助資源分享

[2]   19931022,文建會主委申學庸在國民黨中常會所做之報告文化建設與社會倫理的重建〉。

[3]   1994年行政院針對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中迫切需要進行的項目,檢討出共36項計畫,總稱為「十二項建設」。其中的文化政策列在十二項建設計畫之三-「充實省(市)、縣(市)、鄉鎮及社區文化軟硬體設施」,共分三大主題,包含十二項子計畫。後期的許多文化政策與建設都是源自於此 (王章凱,2006)

[4]   分為:「縣市文化中心擴展計畫」、「輔導縣()主題展示館之設立及文物館藏充實計畫」、「加強縣市文化藝術發展計畫」、「全國文藝季之策劃與推動」、「輔導縣市辦理小型國際文化藝術活動計畫」等五項子計劃。

[5] 計有「社區文化活動發展計畫」與「輔導美化地方傳統建築空間計畫」、兩項子計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lwin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