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都市更新到都市再生-關鍵字探源  I

王章凱,大學講師/建築及都市計畫博士候選人
2012.04.17

 

都市更新到底是什麼?考證相關文獻發現“Urban Re-”的觀念成形與實踐並非近代產物。希臘古城特洛依(Troy)在西元前即更新了9次;英皇查理二世(Charles II of Great Britain, 1630-1685)時代的愛爾蘭首都都柏林(Dublin)也有更新的事實,到安妮女王(Anne of Great Britain,1665-1714)與喬治一世(George I of Great Britain,1660-1727)時愛爾蘭國會還設立街道拓寬委員會負責清除陋巷與貧民窟;1853年巴黎透過一系列公共設施的改良而變身成為中世紀富有戲劇性的華麗城市;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 Scotland UK)在1866年將整個古代市鎮地區加以重建,清除歐洲人口最稠密的貧民窟,也處理了居民徙置的問題(楊重信,1971:p1-2)。

文字與語言是論述的形式,有助於社會意涵的創造與重製。研究反應社會發展脈絡的「都市更新」時常被諸多字意相近的關鍵詞困擾。許多探討都市更新的文獻經常忽略替所討論的關鍵詞釐清定義(Broudehoux, 1994),讓這些看似相近的關鍵詞在某一篇文獻中有時候是作為「形容詞」、用來形容一種廣義共識的概念,有時候又作為「專有名詞」來具體表示某個時期特定的論點與理念(王章凱、黃健二,2009)。特別在台灣,加上中文翻譯後,常出現同樣的關鍵字,詮釋卻無甚差異的現象,運用這些觀念等了多加一層文化的理解與詮釋,作者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容易使閱讀者產生混淆或誤解。

以英國為例,1945年後英國的都市規劃與住宅可用一系列的關鍵字來加以區分(Furbey, 1999),從戰後開啟的“urban reconstruction”、“urban revitalization”、“urban rehabilitation”、1960年代的“urban renewal”、1980年代起保守黨政府大量使用的“urban regeneration”,以及新工黨政府(New Labour Administration)在1990年代末所提出的“urban renaissance”。美國雖不若英國有明確的用詞,但戰前法令大量使用的“urban redevelopment”,以及隨之造成重大影響的“urban renewal”,近年也大量使用“urban regeneration”與“urban renaissance”來討論相關的思潮與現象。這些都是眾多用來形容都市規劃與發展的用詞與行話,媒體、政府甚至是學術界用來可相互替代的詞彙,本質上指的都是相近的過程(Tallon, 2010:p4)。不過因為社會背景的不同,“urban renewal”在國外有極固定之界定(夏鑄九: 立法院, 1999[1]),在美國已變成「一個汙穢的字眼」(Lewis Mumford, 1958. in Hughes, 1971),而“urban renewal”在英國卻只是形容都市的更新,即使是以專有名詞出現,也與美國的“urban renewal”所反應的意涵截然不同,Donnison與Middleton所合編的“Regenerating the Inner City” (1987)就常把“urban renewal”與“urban regeneration”交互使用。

從都市研究以及都市地理學的觀點,論述轉折與架構政策目的與機制所用的語言與措詞有緊密的關係,學術界與政策制訂者之間的運用存在著微妙相關的差異(Lees, 2003)。英、美的用法看似相同,也互有影響,但卻因其不同的社會、經濟、政治與人文背景,定義與實質意義也有不同。

本篇為概念破題,旨在提醒讀者,不同的關鍵字確有其背後的時代背景、政策意圖甚至法律定義,並影響了當時代都市發展非常重大。我國的建築與都市計畫學門受英美影響非常之大,所採用的關鍵字不僅是一個定型觀念,也用到法案的名稱之中。以現在的都市更新政策來看,的確與該關鍵字出現時的政經背景與治理思維相近,如要不重蹈覆轍,進行都市更新條例之修法,實有必要釐清我們將採取的是什麼樣的思維。

後續將依Urban Renewal之前、Urban RenewalRehabilitationUrban RevitalizationUrban Regeneration以及Urban Renaissance等五篇文章接續整裡說明。

 

參考文獻

王章凱、黃健二(2009),〈都市更新到都市再生的迷思-我國都市更新政策要從英國都市再生思維學習到什麼?〉,第十三屆(2009年)國土規劃論壇, 2009.03.14. 台南,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

經合會(1971a),《台灣都市更新之課題與政策》,楊重信主持,行政院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建設及住宅計畫小組編印,1971-01.

Broudehoux, Anne Marie(1994),“Neighborhood Regeneration in Beijing: An Overview Of Projects Implemented in the Inner City Since 1990, A Thesis of Master of Architecture of School of Architecture, McGill University.

Donnison, David & Middleton, Alan(1987),“Regenerating the Inner City: Glasgow's. Experience”,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Furbey, Rob A.(1999),‘Urban 'regeneration': reflections on a metaphor’, in “Critical Social Policy”,vol.19(4):p419-445.

Hughes, Michael.(1971),“The letters of Lewis Mumford and Frederic.J. Osborn”,Adams and Dart, Bath.

Lees, Loretta(2003a),‘Policy (re)turns ; gentrification research and urban policy-urban policy and gentrification research’, i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vol.35:p571-574.

Tallon, Andrew(2010),‘The decline and rise of UK cities’ in Tallon, Andrew’s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UK”,UK London, Routledge.



[1]   台大城鄉所教授於1999年參與立法院〈都市更新條例(草案)〉公聽會時的發言,記錄在〈立法院公報〉vol.86(10):p197-2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lwin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