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舊道曾貫流景美街之考證

王章凱,大學講師/建築及都市計畫博士候選人
2013.06.22

現在的台北市文山區景美街,原本路面上是大名鼎鼎的瑠公圳的圳道。但由於景美街街面並不寬,兩側街屋櫛次鱗比,此段又是當年景美最熱鬧的市集,而且從「頂街」向北到「下街尾」時又有土地公廟與集應廟「當道」,即有朋友認為如果是瑠公圳的圳道,不會這麼曲折狹窄,故斷定圳道本就是走景文街,而不是景美街。乍聽之下似乎有理,但又覺得有傳統聚落發展上的邏輯盲點,因此利用週末整理了關於景美與瑠公圳的相關文史資料[1]。限於時間,並未嚴謹地調閱第一手的古籍文獻,或有疏漏尚請指正,並歡迎提供文獻。

考證瑠公圳的圳道的確走景美街的根據有幾點:從古地圖印證、從地名印證,以及從「景尾開道碑」印證。

從古地圖印證是以1898(明治31)的「台灣堡圖」[2]、「瑠公水利組合水路圖」(1928)、「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1939)[3]來跟現在的都市計畫圖進行疊圖比對,但由於當年的製圖技術自然不能與今天精準的都市計畫圖十足吻合,故雖然瑠公圳水道與景美街的路型吻合,但的確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僅能做參考。

其次從地名印證。景美古地名為「梘尾」。「梘」乃木造高架之水道,1740郭錫瑠變賣家產,創「金順興」以集眾從青潭口鑿陂圳引水灌溉,引水跨越霧裡薛溪(景美溪古名)進入台北盆地至中崙附近的錫口(今松山)興雅庄(松山台鐵臺北機廠松山菸廠信義區一帶)。而跨過霧裡薛溪的辦法就是架設「木梘」。考證文史資料,瑠公圳工程啟於1762(乾隆27),歷經22年完成。先民將「木梘」的起頭端稱為「梘頭」,將「木梘」的結束端稱為「梘尾」[4],後於嘉慶初年,更名為「景尾」,再於1919(大正8) 廢廳改州、隸屬臺北州文山郡深坑鄉時,更名為「景美」。

考證瑠公圳興建之前,文山地區的主要聚落是萬盛庄(今景美公館街一帶)[5]、溪子口[6]()。其中,溪仔口當年港闊水深,大陸貨船可由淡水河、新店溪直駛溪仔口(今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一帶),清代時已是十分繁榮的街市。而「梘尾」這個地方如果是先有聚落,為什麼會用一個灌溉系統之工程結構物做為地名呢?依照台灣傳統地名的通例,就是這個地方在甚麼都沒有的時後,就先出現了灌溉工程用的「木梘」,因此老百姓要相互提示這個地方,就以此一工程結構物為代表。換句話說,結構物先於聚落的發展而存在,也就是瑠公圳道先於聚落之形成,更遑論街道出現。而聚落最早的道路沿著此一灌溉系統而設,亦是理所當然。

第三,從「景尾開道碑」碑文印證。「景尾開道碑」是記載「景尾街」開闢(抑可說是拓寬)的原因、方式,以及最重要的地方仕紳的出錢出力。碑文的內容是這樣寫[7]的:

深坑廳長正六位勳五等丹野英清[8]篆額

瑠公圳之源泉從木梘貫流景尾街之中央,臺北廳長加藤君移文深坑廳長丹野英清君改築木梘[9],移水路於街後,而街中之水路廢為空溝,塵埃委積,污水停滯,非唯損市觀而已,實有鬱生病毒之虞。丹野君憂之,令景尾支廳長雨田君規劃善計而任經營焉。加藤君聞,喜之,將廢圳之地附與景尾,且助雨田君,乃承丹野君命,召夫運土石填空溝而築道路兩側設小溝排瀉污水,引瑠公圳洗滌。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起工,十二月告竣,是除衛生之害與圖交道之便,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工費金二千一百七十五圓半,係景尾公共衛生費之丈辨,半為瑠公圳與街民之出資,然而景尾街頭石門外之坂路崎嶇,車馬往來不便,雨田君又承丹野君命,以景尾、內湖二區保甲之力,鑿岩石穿山腳,就舊道下邊更開坦路,於是臺北、深坑頓交通由街後者,今咸從街中宜達石川外,而景尾之形勢一新矣!豈啻一鄉之幸福而已哉!於戲!興此鴻益者,非賢宰立功而誰也?

敬誌概要以備徵考之爾!

碑文記載很清楚,原跨越霧裡薛溪的「木梘」在跨溪後,就是對著現在的景美街進到台北盆地,然後開始發揮其做為台北盆地最大水利灌溉系統的功能!!

附帶一提,景美之所以開始成為聚落,並不是先有水運碼頭或渡船頭。根據地形,霧裡薛溪由東向西流,再向西到竹圍仔內(過了現在的景美國小)後轉北到溪仔口匯入今日之新店溪,轉彎處通常水流湍急、岸壁陡直,不利設港。而不遠處之溪仔口本身就是當時文山地區的ㄧ個港口,溪仔口早在乾隆初年(1736)即漸成聚落。而瑠公圳工程要到1753(乾隆18)後才自大坪林築陂鑿石穿山,引新店溪水源跨霧裡薛溪的「木梘」也應該在這前後才完成,遑論形成聚落。另外,梘尾大約在嘉慶初年才有設渡船頭的記載,因此也不會是形成聚落的最早因素。人們會到此處是因為這個跨溪的「木梘」除有設「寮」並派人修繕以外,也因為常常有人藉「木梘」為橋(雖然也是造成木梘損壞的原因之ㄧ),往來於景美溪兩岸,因而「梘頭」、「梘尾」都漸成聚落,只是「梘頭」這個地名目前除僅見於「台灣堡圖」以及ㄧ些文史資料外,似乎並未在地方流傳。



[1]   本文主要參考文山區公所的《文山區志》,並參酌「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木柵文史工作室」、「維基百科」、「台灣堡圖」、「台灣水圳文化網」等等資料。本文中未特別標註文獻出處者,是因在前述各文獻資料中多數都有記載,因資料內容接近,且多數位註明其引述內容的出處,無法辨別誰是第一手文獻,故不逐條記載各別出處,尚祈包涵。

[2]   採用中央研究院所建立的「臺灣堡圖影像檢索系統」圖資。

[3] 瑠公水利組合水路圖、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引自「台灣水圳文化網」。

[4] 瑠公圳跨在公館附近新店溪時又逐了一段木梘水道,故景美的木梘不是瑠公圳系統中唯一的。

[5]   康熙29年左右(大約在1690~1700)廣東大埔人廖順勉攜眷來到萬盛庄開墾。

[6]   泉州安溪人,高、林、張三姓自台北平原南下開拓,溯新店溪來到霧裡薛溪(今景美溪)交會處的「溪仔口」(今景福街一帶)落腳。

[7]   資料引自《文山區志》〈卷二‧住民篇〉。http://www.wsdo.taipei.gov.tw/np.asp?ctNode=4752&mp=124121

[8] 丹野英清,日本宮城縣出身,時任臺灣總督府深坑廳廳長。詳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灣總督府職員系統」。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9]   1909(明治42)日本政府將木梘改築為水泥橋,即「瑠公橋」,上可行車,下以涵洞輸送灌溉水,係台灣第一座混凝土水利建造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lwin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