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圖後記】
由于產出建築設計圖、模的工具軟硬體的進步與便利性,使得時間成本大幅降低,讓建築系學生們可以放開束縛,勇於嘗試各種空間量體的組織可能性,從而,容易將一個抽象模糊的概念,藉由3D模擬來視覺化地產出可能的空間、量體型式,再選定與「抽象概念」最接近、感覺上最有亮點的方案。這也是近年讓我在各校的學生期末/畢業評圖上看到很多「突破窠臼」的設計方案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這當然是很好的進步,其產生的利益有目共睹(如評圖時,貼滿評圖版的圖說,放滿桌面的概念模型、草模、正模)。然而,另一方面,也可能隱藏了建築人才養成的危機。
也就是原本需要透過設計者自我的辯證找出最清晰的實踐路徑後(避免嘗試錯誤時投入的時間成本),再著「手」產生空間形體的訓練過程(心、意、手、眼的協同)被擠壓了。而這個過程通常需要:
一、很強大的組織能力以大量蒐集、整理、解讀各種領域的資訊;
二、細膩的自我辯證能力,反覆檢視並反省所得之客觀資訊與原生的主觀抽象概念所欲達成目的之間的巨大落差;
三、清晰果斷的意志去斷、捨、離:再回到資訊蒐集、分析以取得更清晰的客觀證據,或斷然捨棄過於天馬行空的原生發想,直到能說服自己、並有把握及演說能力說服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而這一整個過程,就是在幫未來的建築師建構一套清晰的邏輯演算能力,並為之後在委託單位面前進行「說理」時提供堅實的基礎。
便利的3D模擬工具,能快速地將模糊的靈感創意視覺化、空間化,卻大幅度地簡化、甚至省略了自我建構、檢驗、辯證的關鍵過程。
然而,建築設計不是單純的藝術創作,除了要達成一定程度的美感外,更需要功能性地滿足承載人居(human settlement)的日常活動、達成基本的安全與機能滿足以及進一步的舒適,是一種需要具備極度理性(安全)又高度感性(美感)的專門職業領域。
最近常常感覺到建築系學生提(擠)出一個創意後,卻無相對應的邏輯論述能力去詮釋這個創意如何能同時滿足理性與感性的要求,從而無法跟指導的老師們對話,可惜了一次又一次的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進入職場後,也一直無法明白,為何一直被賦予生產書、圖、模的工作,而不是扮演與業主對話、傳譯理念的設計師任務。
大家一起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lwin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